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華南地區2025年學術會議在江門召開
由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主干網廣州核心節點(華南理工大學)主辦,五邑大學承辦的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華南地區2025年學術會議今天在江門召開。
本次會議以“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綜合改革”為核心主題,來自廣東、廣西、海南三省的高校領導、教育管理部門專家和企業代表等300余人齊聚一堂,聚焦教育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背景下教育體系革新路徑展開深度研討,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賦能學校治理、教學、科研及服務的前沿實踐。
北京大學通信與信息安全實驗室(深圳)主任朱躍生表示,現在人工智能有很大的發展。在采集數據的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個人隱私、敏感數據、國家的公共數據。所以隱私計算非常重要,要處理好數據“誰在用”“怎么用”的問題,數據必須要確權。
五邑大學數字信息化辦公室主任李榮發表示,邑大依托DeepSeek大模型,推出了“小邑助手”智能體廣場,建立了“小邑輔導員”“小邑圖書館員”,在學生的獎勤助貸、跨學科文獻檢索等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通過提供“小邑易辦”智能辦事助手,提升師生使用線上辦事的體驗,提高效率。
活動現場還啟動了算力共享平臺廣東區域試點,該試點將聚焦教育數據要素流通、算力資源協同、模型接入、人工智能能力平臺服務等,為粵港澳大灣區教育數字化轉型構建高性能計算支撐體系。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華南地區網絡中心主任、華南理工大學副首席信息官兼網信辦主任陸以勤表示,可以通過算力共享平臺,把各種算力資源推送到有需要算力的地方。遠期目標,將建立一個共建共享人工智能資源的平臺,培養廣大師生的人工智能的思維和能力,讓他們像使用手機那樣使用人工智能。
記者:甄曉晴
編輯:殷安陽
二審:王芬芳
三審:何曉鵬